2024-08-10
本站消息每日配资平台,6月7日华锐转债收盘下跌0.55%,报111.62元/张,成交额705.62万元,转股溢价率92.34%。 资料显示,华锐转债信用级别为“A+”,债券期限6年(第一年0.30%,第二年0.50%,第三年1.00%,第四年1.80%,第五年2.50%,第六年3.00%。),对应正股名华锐精密,正股最新价为53.65元,转股开始日为2022年12月30日,转股价为92.45元。 以上内容由本站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2024-08-10
本站消息,6月7日博23转债收盘上涨0%,报128.83元/张,成交额2581.41万元,转股溢价率19.73%。 资料显示,博23转债信用级别为“AA”,债券期限5年(本次发行的可转债票面利率为第一年0.3%、第二年0.5%、第三年0.8%、第四年1.5%、第五年1.8%。),对应正股名博威合金,正股最新价为16.81元,转股开始日为2024年6月28日,转股价为15.63元。 以上内容由本站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
2024-08-10
本站消息,6月7日洁特转债收盘上涨1.01%,报96.64元/张,成交额291.23万元,转股溢价率356.52%。 资料显示,洁特转债信用级别为“A+”,债券期限6年(第一年0.30%、第二年0.50%、第三年1.00%、第四年1.50%、第五年1.80%、第六年2.00%。),对应正股名洁特生物,正股最新价为10.18元,转股开始日为2023年1月4日,转股价为48.09元。 以上内容由本站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
2024-08-09
上海证券报消息,从悲观到谨慎乐观;从无人问津到悄然抄底配资行业排名,再到四处调研。随着行情深度调整及支持楼市政策陆续出台,外资机构近期又开始积极关注中国房地产行业。近两个月来,高盛、摩根士丹利、贝莱德等外资巨头纷纷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转投信任票。多家外资机构对记者表示,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政策面和销售数据积极因素不断积累,此前的不利形势发生了转变。另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陆续有外资悄然买入房地产板块及上下游产业链公司。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2024-08-09
国联证券刘俊表示,目前经济和盈利预期有望继续改善,建议关注TMT、电新和部分周期股。德邦证券周俊认为,当前市场缩量震荡,微盘股持续缩量下跌,个股分化加大,投资者需关注上证指数年线支撑是否有效。行业方面建议关注航运:港口拥堵+地缘冲突,运价或有涨价预期;运力有限,供给或再度趋紧;关注欧线集运指数,航运业基本面明显改善。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
2024-08-09
中信建投:配置上仍可红利底仓,但注意其中分化,同时关注具备独立基本面与政策逻辑的低位方向。中邮证券:守正方能出奇,月度仍看好质量风格。关注地产政策后续演绎,配置上建议以龙头质量风格为基础,辅以带有涨价预期的生猪养殖和黄金。中金公司:沪深300指数当前前向市盈率为10.5倍,与历史均值及全球主要指数对比来看仍具备较明显的投资吸引力,一季度过后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的边际改善也有助于后市指数表现。国盛证券:短期市场处于一个休整期,战术上暂降低预期,以守住收益为主。操作上,建议重点配置股价趋势向上,以中字...
2024-08-08
中新经纬6月4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号4日消息配资行业排名,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党支部发布题为《以高质量金融法治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文章称,要推动《金融稳定法》《反洗钱法》立法进程。 文章介绍,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推进法治央行建设。一是不断优化执法工作机制,做到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系统梳理编制中国人民银行权责清单、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清单,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夯实依法履职的制度保障。加强执法检查统筹,提升执法质量和效能。二是加大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严格落实《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按照“过...
2024-08-08
中新经纬6月4日电 因截至2024年4月30日未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12家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同日被浙江证监局警示,涉杭州掌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阿拉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浙江证监局网站4日披露《关于对杭州掌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关于对浙江阿拉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关于对浙江新课堂教育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等12条行政监管措施,均是因为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未披露2023年年度报...